解读中国历史的常见错误

历史为人文学科研究提供重要的实证样本。所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一定同时也是历史学家。

历史研究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为政权合法性文宣打造语境,一个是通过实证,来找到对未来有价值的规律和启示。

前者不在此文讨论范围。至于后者,许多人说历史研究对于展望未来没有价值。是不是这样呢?

人类历史很像我们乘坐的地铁系统:有类似地铁车站的节点,节点让人们可以通过新的路径选择,修正前进方向。链接这些节点的是稳定运行的轨道。当路径选定以后,历史就像离开站点的地铁列车,可以相当可靠地预测。相对而言,人们在站点的选择,有大得多的随意性,所以让预测整个旅程难度大大增加。

历史研究的任务不是为了断定人们在站点将怎样选择路径。而是为将来的路径抉择,提供合理的依据。因此,历史研究必须从史实出发,展现历史的真实。

就像地铁列车离开站点以后,将运行多远,在哪里到达下一个站点,必须准确播报,乘客才能够做好准备,把握旅程,

现代中文历史叙事,一般这样展开:

几千年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中华民族得以绵延不绝,悠远流长。中华民族长久以来,因为其统一富强而傲立于地球东方。这种延续性的基础来自其独特的富于生命力的文化密码。这一密码在合理的现代化制度下,将被激活,带领中华文化走出近代落后于世界,遭受羞辱的困境,推动中华民族再度腾飞。

这段叙事隐含了几个重要命题,我们从历史实证角度来考察一下这些命题有没有史实支撑。

一,中国历史主流是不是统一?

根据中国历史记载,我们得到以下表格:

 

分裂 统一 起点 终结
秦灭六国到秦末民变 12 前221 前209
秦末民变,楚汉相争 7 前209 前202
刘邦统一中原到新末民变 219 前202 17
新末民变到光武统一中原 19 17 36
光武统一中原到董卓进京 153 36 189
董卓进京到东汉灭亡 31 189 220
三国 60 220 280
西晋灭吴到八王之乱 11 280 291
八王之乱到西晋灭亡 25 291 316
东晋五胡十六国 103 317 420
南北朝 169 420 589
隋朝灭陈到隋末民变 22 589 611
隋末民变到隋灭亡 13 611 624
唐朝统一中原到安史之乱 131 624 755
中唐藩镇割据到宪宗元和中兴平定李师道 59 755 814
平定李师道到元和结束 6 814 820
晚唐军阀混战 87 820 907
五代十国 72 907 979
北宋统一中原到北宋亡(宋辽金西夏并立的多国体系) 148 979 1127
南宋 152 1127 1279
元灭南宋到红巾军兴起 72 1279 1351
元末红巾军到明军完成北伐 17 1351 1368
明朝完成北伐到明末民变开始 254 1368 1622
明末民变到清灭南明 40 1622 1662
满清灭南明到三藩之乱 11 1662 1673
三藩之乱 8 1673 1681
平定三藩之乱到太平天国 170 1681 1851
太平天国之乱 13 1851 1864
晚清 47 1864 1911
中华民国(1911-1927) 16 1911 1927
南京国民政府 22 1927 1949
共计 1061 1108
49% 51%

注意几点:

  • 上述表格已经把算名义上统一,但是事实分裂的时代都尽可能算作统一,比如尽管两汉,隋唐从未统治过土伯特,上表仍然把它们算作统一。所以如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所谓国家统一的标准,中国统一的时间,要比这个表格统计的短得多。
  • 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稳定疆域,除清代,主要包括长城以南,秦岭以东大约300万平方公里。即使是元朝,因为它只是蒙古诸多汗国之一。而今天中国的新疆,西藏(也就是东突厥和土伯特)都属于察合台汗国。察合台汗国是同元朝并列的蒙古诸汗国之一。双方曾经在元世祖忽必烈时代长期敌对,后来虽然察合台汗国重新遵奉元朝为名义上的宗主国,察合台汗国仍然事实上独立于元朝。

今天的澳大利亚海军仍然称为皇家海军,澳大利亚跟英国的关系,就类似察合台汗国跟元朝的关系。假如澳大利亚昆士兰和塔斯马尼亚都不能算英国领土的一部分,那么属于察合台的新疆和西藏(即东突厥斯坦和土伯特)也不能算元帝国一部分。

  • 而元帝国以及清帝国与传统中国,即关内十八省是帝国和殖民地属国的关系。更加接近1947年印度独立以前,大英帝国和印度的关系。

我们再来通过两组对比,看看帝国疆域:唐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唐帝国和罗马帝国。

唐帝国疆域变迁
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帝国
公元三世纪罗马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疆域1590年
奥斯曼土耳其疆域1798年

和唐帝国的疆域相比,16世纪-18世纪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3世纪的罗马帝国要稳定许多。

根据中国史书记载,今天中国的东北地区,新疆,西藏,甚至云贵大部分地区,都不是唐帝国稳定控制的区域。在这里存在过的包括吐蕃,南诏,契丹等一系列唐帝国无力征服的独立政权。

在没有外族征服的情况下,中国的大分裂才是常态,而大一统反而是特例。所以历史学家杨念群先生说康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大一统。如果考虑到唐朝的大一统不包括吐蕃,南诏,以及西域,而隋唐以前的所谓统一王朝疆域更是没有包括这些地区,杨先生的话应当比钱穆等人的叙事,更加符合史实。

而即使把清朝算成中国大一统也十分牵强。满洲帝国也就是清帝国包括

  1. 中国传统疆域,俗称关内十八省,学术上又称为中国本土;
  2. 满洲地区;
  3. 东突厥斯坦,即所谓新疆
  4. 土伯特,即所谓西藏

就政治制度而言,满洲帝国的治理是典型的一国多制。每一种制度的边界,就是不同殖民统治区划(Colony),或者属国的边界。关内十八省沿用明帝国的督抚制,土伯特设有驻藏大臣,东突厥采用将军制。

这样的统治模式,在全世界大帝国的治理中并不鲜见,比如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就采用密列特(Millet)制度。各种文化信仰不同的地区设立为密列特,密列特对中央承担赋税和对外战争的义务,高度自治。而不同的密列特之间并没有从属关系。中文圈比较熟悉的大英帝国治下的香港,马来西亚或者新加坡就类似奥斯曼的密列特。

把满清治下的关内十八省与满洲,土伯特的说成都是中国绵延几千年历史的一部分,类似说上海不仅包括浦江两岸,浦东浦西,而且包括文化上早已融合的江苏浙江,或者说新加坡就是香港的一部分。

所以即使杨念群先生康乾盛世是中国历史唯一大一统的说法,也只能归入政治宣言,只不过这份宣言,比起把中国全部历史硬说成一部连续统一的整体,史实可以支撑成分要多一些。

对于中国历史更加符合史实的描述是,

  1. 传统中国指长城以南,秦岭以东的大约300万平方公里地区;
  2. 自从秦始皇统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统一占其历史总长度大约一半强(51%),其余为大分裂。而且,自汉末以来,统一是不借助外来力量难以实现的政治愿景。明帝国为仅有特例;(下面会解释为什么隋唐与元清一样,也是与古代汉族政权没有传承关系的外族帝国)
  3. 中国自从汉末进入大分裂,一直持续到唐朝前期。中间有过短暂局部的统一,例如西晋,隋朝。都不包括今天中国的新疆(东突厥),西藏(土伯特),东北(满洲)和云贵(南诏/大理)大部分。
  4. 唐朝前期出现的统一,被安史之乱打破以后,曾经在唐宪宗元和年间重新恢复过六年。随后又恢复实际的分裂状态。
  5. 两宋是典型的多国体系,并非统一。
  6. 历经一千多年的大分裂,中国终于在元朝实现的统一是蒙古殖民征服的副产品。清代的统一是满洲殖民征服的副产品。
  7. 今天的中华,是晚清发明的民族主义政治概念。它假设形成中的中华民族将全面合法继承满洲帝国的全部领土遗产。

二,中华民族是延续几千年吗?

中国移民入籍美国,宣称因此是古代玛雅人的后裔,大概没有人能够接受。但是中国的汉化变成汉族,而且汉族上溯炎黄就是这样一个命题。

通过唐朝宗室,我们来看一看中华民族是不是延续不断。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母亲独孤氏,皇后窦氏是鲜卑人,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也是鲜卑人。假如李渊的血统至少50%是鲜卑,那么李世民的血统至少75%是鲜卑,唐高宗李治至少87.5%是鲜卑。

有人说,因为鲜卑人完全接受了汉文化,所以李唐皇族是不折不扣的汉人。

历史上东罗马帝国通行希腊文,而西罗马帝国才通行东西罗马分裂以前罗马帝国通用的拉丁文。不仅如此,东罗马帝国对于希腊的文化,乃至建筑艺术非常推崇。那么完全接受希腊文化的东罗马帝国算不算希腊呢?

不仅如此,因为古代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远征,一路打到帕米尔高原。希腊文化对于埃及,中东,北印度,乃至存在于阿富汗地区的贵霜帝国都产生深远影响。史学研究有一个专用名词,Hellenistic。

那么深受希腊文化影响的埃及,北印度和阿富汗是不是也应当算希腊的一部分呢?假如按照中国官修历史的划分办法,东罗马帝国,埃及,乃至阿富汗当然都可以归入希腊。

再来看一个例子:

公元456年以后,西罗马的实际权力完全落入曾经给罗马当雇佣兵的日耳曼人手里。其中就包括日耳曼的一支,东哥特人。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东哥特人在今天意大利到奥地利的广大地区,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东哥特王国(Ostrogothic Kingdom)。这跟中国历史上东晋时期,五胡进入中原,随后演变到北魏,北魏又进一步分裂为东西魏,北齐北周非常类似。东哥特王国同时代的欧洲,一样还有法兰克王国,西哥特王国,勃艮第王国等等。他们都采用拉丁文,跟西罗马帝国一样奉行基督教,甚至遵奉同一位梵蒂冈教皇。

按照中文历史分类,这些完全拉丁化的日耳曼蛮族,岂不就成了罗马民族的延续?那么日耳曼人建立的王朝不就要算罗马朝代了吗?照这样推下去,是不是今天还在沿用罗马民法的英国也要算作罗马一朝?不仅英国,连法国、德国、荷兰、北欧各国都应当归入不同版本的罗马朝廷。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按照这个角度考察,不难得出结论,假如欧洲的日耳曼王国不能算罗马帝国的历史延续,埃及,伊朗和阿富汗都不能算作希腊,那么强盛的隋唐就不能算晋朝,遑论两汉的延续。

盛极一时,开放包容的隋唐也只是历史上一轮接着一轮从北方南下征服中原的外族帝国之一。就民族起源和传统中国的关系,隋唐,和辽金,蒙元,满清区别不大。

中国的历史并不特殊。特殊的只是把自己包装成绵延不绝的叙事需要。这个叙事需要联系着中国历代政权根本政治利益,却与历史的真实没有必然联系。

假如按照国际通行的历史研究标准,中国的民族与文化演变应当这样描述:

随着昙花一现的西晋帝国崩溃,中国陷入分裂与动荡。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南侵,同时吸纳汉族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汉化的鲜卑族最后建立了强大的隋帝国和唐帝国,征服了逃亡到中国南方地区的汉族。

经过大约140年的统一,唐帝国在中期再度限于日益分裂。这个分裂的局面一直延续到蒙古南下,征服南宋。元朝和清朝,是中国两次被外族征服的时代。

中国目前的汉族主要是古代南下征服以后,汉化蛮族的后裔。更加确切地说,古代北方等地的少数民族南下入侵,击败并且征服了原来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汉族的过程中,造成原来的汉族大量灭绝的外来征服者定居繁衍,他们的后代重新构成新的汉族主体。

三,中国的落后是1840年以后才开始的吗?

现代中国历史的叙事宣称中国的落后从1840年开始。

我们通过航海技术这一综合一国科技经济实力的项目,来实证检验一下:

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共和国的两任执政官,凯撒和安东尼都和地中海对岸埃及的克里奥佩特拉擦出过恋情。克里奥佩特拉先后为凯撒和安东尼生下后代:

  1. 公元前48年,年方21岁的克里奥佩特拉来到罗马,见到了正在和政敌庞贝生死较量,时年52岁的凯撒。
  2. 公元前46年,克里奥佩特拉为凯撒诞下一子。
  3. 公元前45年,克里奥佩特拉从埃及出发,坐船横渡地中海,带着儿子去罗马见凯撒。
  4. 公元前44年凯撒遇刺。同年克里奥佩特拉毒死了与自己共同执政的亲兄弟,埃及国王托勒密14世,为自己的儿子成为将来的托勒密15世铺平道路
  5. 凯撒身后,罗马共和国选出了凯撒的三位得力干将担任执政官,渥大维,安东尼,马尔库斯雷必达(Marcus Aemilius Lepidus)。虽说约定各自任期五年轮流执政。但是安东尼奥很快就和渥大维成为死敌。渥大维的势力范围在罗马共和国西部,安东尼的势力范围在罗马共和国东部。
  6. 公元前41年,安东尼又一次见到了克里奥佩特拉,上一次是13年前,克里奥佩特拉年仅14岁。
  7. 安东尼为克里奥佩特拉倾倒, 两人在今天土耳其,安东尼驻地见面以后,感情迅速升温。安东尼甚至为了和克里奥佩特拉厮守,取消了一系列重大的军事行动计划,使他在同渥大维的较量中落于下风。
  8. 公元前40年,克里奥佩特拉为安东尼诞下双胞胎。

我们再来对照一下中国史料记载的航海(航行)历史。

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身后大约250年,公元208年,在今天中国湖北赤壁,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宽约2公里的长江江面成为曹操无法渡过,最后兵败的天堑。

又过了500多年,公元742年到753年,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最后在付出双目失明的代价以后,抵达日本。

根据历史记载,克里奥佩特拉从埃及去罗马,以及从埃及去安东尼驻地都走地中海。航行距离在800公里以上。从远东大陆去日本,最近的是横渡济州海峡。济州海峡宽130公里。地中海的夏秋季节,经常有风浪达到10级以上的热带风暴。横跨地中海的难度要比渡过济州海峡高得多。

盛唐与新罗早在735年已经和解,所以742年出发的鉴真假如要借道新罗去日本,横渡济州海峡,应当没有很大障碍。在第四次东渡时,因为浙江官府作梗,而到福建买船,行至温州遭到拦截。第五次更是在748年被狂风吹到海南岛。根据这些记载,鉴真对于从新罗横渡,去日本容易得多并不了解。对于航海方向把握也要比800年前,在地中海两岸常来常往的罗马人落后得多。

我们很难想象假如罗马共和国的航海技术与800年以后的唐帝国不相上下,横渡距离⅛的日本也要九死一生,乃至双目失明,克里奥佩特拉能够与凯撒与安东尼保持情人关系,并且先后为两人繁衍后代。盛唐的航海技术明显落后于800年以前的罗马。

尽管易中天先生宣称西汉与罗马是并立世界的双雄,今天的尼日利亚科技水平同美利坚合众国的差距有800年吗?尼日利亚可不可以算作与美国并立,当今世界另一科技文化高峰?

四,中国大一统历史叙事,让中国付出沉重的代价

先不论这些没有史实支撑的政治宣言,在历史节点,路径选择关头的误导作用。我们就来看它对历史史实保存的破坏性影响。

比如,中国东晋时代,在东南沿海,以今天的舟山群岛为中心,曾经出现过一支非常强悍的海上武装,首领叫孙恩。

房玄龄编撰的晋书这样记载:

“恩逃于海。众闻泰死,惑之,皆谓蝉蜕登仙,故就海中资给。恩聚合亡命得百余人,志欲复仇。及元显纵暴吴会,百姓不安,恩因其骚动,自海攻上虞,杀县令,因袭会稽,害内史王凝之,有众数万。“ 

“隆安四年,恩复入余姚,破上虞,进至刑浦。琰遣参军刘宣之距破之,恩退缩。少日,复寇刑浦,害谢琰。朝廷大震,遣冠军将军桓不才、辅国将军孙无终、甯朔将军高雅之击之,恩复还于海。于是复遣牢之东屯会稽,吴国内史袁山松筑扈渎垒,缘海备恩。明年,恩复入浃口,雅之败绩。牢之进击,恩复还于海。转寇扈渎,害袁山松,仍浮海向京口。牢之率众西击,未达,而恩已至,刘裕乃总兵缘海距之。及战,恩众大败,狼狈赴船。寻又集众,欲向京都,朝廷骇惧,陈兵以待之。恩至新州,不敢进而退,北寇广陵,陷之,乃浮海而北。“

刘牢之是东晋最精锐的北府兵的统帅。孙恩从海上登陆,跟他打得有来有回。从这一段历史记录可以判断,孙恩武装并非临时凑合的乌合之众,而是训练有素,战术灵活,擅长两栖作战,颇具战斗力的海上劲旅。类似今天的海军陆战队。

支撑海军陆战队,需要的财政资源远远大于同等兵力的陆军。那么在今天的舟山群岛,就必须存在一个富强的海上政权,才能养得起孙恩武装。

这个政权叫什么,采取什么制度,它巨大的财政收入怎么来的?

中国围绕大一统史观编修的官方历史对它的记载甚至算不上一笔带过。要走向海洋的中国,这些被遗弃的记载,是多么珍贵的历史财富。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东晋十六国在301年到376年,在今天中国西部,曾经出现过一个汉族政权:前凉。

前凉以今天甘肃武威为都城。317年以前,是接受西晋册封的地方政权,323年脱离南迁的东晋,改为接受北方的前赵政权册封。345年,前凉统治者张峻自称假凉王,国势走向极盛。

前凉极盛时,统治范围包括甘肃、宁夏西部以及今天东突厥(即新疆)大部。史载“南逾河、湟,东至秦、陇,西包葱岭,北暨居延”。

前凉的历史,对于渴望经略中亚的中国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这个政权究竟采取过什么样的民族政策,贸易政策,税收制度,军事制度?有过怎样的外交博弈?

前凉相比南朝陈(557-589),国祚更长,极盛时期疆域更加辽阔。甘肃是中国历代西部边陲所在,也是中世纪西方先进文化技术的重要输入口岸。这个比南陈更有价值的历史片段。和其他非大一统正统王朝一样,已经几乎消失在中国人记忆中了。

在构造正统的中国历史叙事中,中国历代官方就这样任意裁剪,丢弃,让极有研究价值的历史记录无声遗失,籍此编撰了一套充满虚构的叙事,并以此煽动中国民族主义政治热情不断高涨。在此基础上“反思”,除了充当爱国主义抒情文宣外没有什么价值。

读者评论